万搏平台,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脏衰竭的病人临终前有什么征兆

发布时间:2021-11-0275122次播放

视频内容:

心衰的病人在临终之前,会有一些典型的疾病终末期的相关表现:
一、明显的呼吸不顺畅。因为心脏出现了严重的衰竭,而引起了肺部淤血。
二、出现频发的咳嗽、咳痰,甚至会出现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
三、情绪变化,出现极度的烦躁,大汗淋漓。
四、缺氧导致的意识障碍,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甚至部分病人出现晕厥、呼之不应的情况。
五、一些患者四肢出现严重的浮肿。
心衰通常会伴有原发性的基础疾病。如果有此类疾病,就要尽早到心内科门诊就诊,防止出现心功能不全,甚至心力衰竭的情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心电图pr间期缩短是什么意思
如果心电图上显示QRS波群正常,但是PR间期的时间小于正常值,在临床上就称之为心电图的PR间期的缩短。成人正常的PR间期是0.12秒到0.2秒之间,如果出现了心电图的PR间期缩短,这是一种临床专业的术语,心电图的波形与间期有很多,包括P波、PR间期、QRS波群、ST段、T波、U波及QT间期等等。其中P波表现的是心房激动的情况,前半部分代表右心房的激动,后半部分代表左心房的激动,心电图中的R波是继P波之后出现的,属于狭窄但是振幅很高的QRS波群;而QRS波群代表兴奋从房室节发出,通过房室束左右束支和纤细的浦肯野纤维进入心肌细胞,刺激心室的收缩;而PR间期代表的是由窦房结产生的兴奋,经由心房、房室交界和房室束达到心室,并引起心室肌开始兴奋所需要的时间。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研究,表明心电图PR间期缩短的具体的病因,但是根据临床的分析发现有少部分患者心电图的PR间期缩短,是由于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而导致的。还有一些研究认为,PR间期缩短是一种变异型的心电图表现,并不能代表具体的疾病,而交界性的心率,也可能是PR间期缩短的原因之一。
语音时长 01:44

2021-12-30

77375次收听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是怎么回事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属于坏胆固醇,如果出现升高的情况是比较有临床意义的。如果长期升高,可能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如果偏低,在临床中意义并不大。正常人也可以出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同时有一些营养不良的患者或者蛋白合成减少的人,也会引起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是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是一种运载胆固醇进入外周组织细胞的脂蛋白的颗粒。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可以通过血脂的检查化验明确。在空腹的时候,正常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范围为2.07~3.37mmol/L,而我国最新修订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建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于3.37mmol/L为合适的范围,如果在3.37~4.12mmol/L就属于边缘升高,如果大于4.14mmol/L就属于升高的情况。在临床中偏高是有临床意义的,可以提示有高脂血症的情况。如果不断的升高,就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虽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没有临床意义,临床意义不大,但是在临床中,也会侧面反映一些疾病。如果出现了贫血、肠道吸收不良、肿瘤或者某些遗传疾病,也会导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偏低。所以指标结果,需要由医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
语音时长 01:47

2021-12-30

50738次收听

人的脉搏每分钟跳多少次算正常
正常健康的成年人,脉搏次数是60次/分到100次/分之间。而大多数人群的脉搏范围为70次/分到80次/分之间,平均大约72次/分,就是正常的平均脉搏。脉搏是指在人体的体表的桡动脉可以触摸到动脉的搏动,血液会由心脏的左心室泵出,左心室在收缩的时候,就会把动脉血泵到主动脉,给主动脉及其分支供血、供氧,所以在人体的体表较浅处,尤其是桡动脉,就可以感受到血管的搏动,这是心脏收缩带来的传导,这就是脉搏形成的过程。而人体脉搏跳动的频率会受到心率、年纪、性别、血压等因素的影响,一分钟之内波动的次数,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情况。由于老年人心脏跳动相对于成年人较慢,所以老年人的正常脉搏,大约在每分钟55次到60次之间。但是还没有出生的胎儿,脉搏跳动会比较快,可能会达到110次/分到160次/分。出生之后婴儿的脉搏频次,也会在120次/分到140次/分之间波动。随着年纪不断的增长,脉搏的频率也会逐渐的趋向于成年人的正常频率。幼儿的脉搏频率为每分钟90次到100次之间,而学龄期儿童脉搏频次为80次/分到90次/分之间。正常的脉搏跳动有节律性,而且是保持规整的,没有出现间歇、停搏、短绌的现象。如果脉搏长期小于60次/分或者长期大于120次/分,这可能出现心动过缓或者心动过速的情况,就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明确相关的诊断了。
语音时长 02:24

2021-12-30

75716次收听

02:36
心脏下方隐隐作痛是怎么回事
出现心脏下方隐隐作痛由以下几种因素导致:一、心脏疾病,常见于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心绞痛或心肌炎。心绞痛是冠心病患者最常见临床表现。二、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等,也会诱发类似症状。三、胸壁、肋骨相关疾病,如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也会引起类似症状。如果自己不能鉴别,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判断,必要时进行普通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甚至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或胃镜检查,明确心脏下方隐隐作痛的病因。
02:45
突然出汗四肢无力心慌难受怎么回事
突然出现出汗、四肢无力、心慌难受的症状,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医生需要综合的分析,看患者有没有慢性疾病病史、药物服用史,有没有发热感染、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存在。首先考虑患者既往病史是否有低血糖的表现。其次考虑是否出现一过性的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导致。再次,有时处于特殊时期的女性,体内内分泌或者自主神经功能调节紊乱导致突然出汗、四肢无力、心慌。此外,一些疾病诱发,如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
02:41
甘油三酯2.8严重吗
甘油三酯水平2.8mmol/L,属于轻度升高,并不是十分严重。在日常生活和饮食习惯中要充分的注意,若出现进一步升高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甚至诱发急性胰腺炎。目前研究显示,血清中的甘油三酯水平,会受到饮食、年纪、性别等因素的影响。而且,个体在一定的时间段之内,甘油三酯的水平还会发生波动。一般男性甘油三酯的正常范围为0.45~1.8mmol/L;而女性为0.4~1.53mmol/L之间;平均来看甘油三酯的临界水平,规定为1.7~2.26mmol/L;所以若甘油三酯在2.8mmol/L,就属于轻度升高的情况。
02:40
甘油三酯6.5严重吗
甘油三酯达到6.5mmol/L,可以因此而诊断为高甘油三酯血症。如果长期患有高甘油三酯血症,是比较严重的情况。正常情况下,机体中的甘油三酯会受到年龄、性别、饮食、代谢等因素影响,保持相对动态的平衡。如果不注意饮食或者患有一些疾病,就会打乱这种平衡,造成血中的甘油三酯含量升高。如果甘油三酯长期升高,可能会继发一系列相关的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等,增加心血管、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甘油三酯的正常范围是0.45~1.69mmol/L,如果在1.7~2.25mmol/L之间,称为边缘性甘油三酯增高。如果长期超过2.25mmol/L,诊断为高甘油三酯血症。
女生运动前一分钟心跳约多少下呼吸约多少次
女生运动前一分钟心率为60-100次/MIN,运动心率通常为120-150次/MIN。
03:24
低密度脂蛋白正常值范围
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种运载胆固醇由肝脏进入外周组织细胞的脂蛋白颗粒,可以被氧化成低密度脂蛋白。正常人群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正常值范围是小于3.37mmol/L,对于心血管高危的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目标值是2.59mmol/L以下。对于确诊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小于2.07mmol/L。低密度脂蛋白偏高和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是导致体内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主要原因。另外,运动过少、肥胖、精神压力过大,都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原因。
阿司匹林肠溶片是餐前服还是餐后服
阿司匹林肠溶片最好是在餐前服用,因为肠溶片是在肠道的环境中溶解吸收,饭前服用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通过食道、胃到达肠道,在肠道中崩解吸收入血,起到比较好的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而且对胃部的刺激性比较小。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外层有一层保护膜,空腹的情况下服用,在胃酸的环境下,药片不容易融化,通常这种药片可以完整的通过胃部进入到肠道内。如果在饭后服用,可能会延长药物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如果在胃内溶解就有可能刺激胃黏膜,导致出现胃痛等症状。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28

91395次收听

左卡尼汀口服液的作用是什么
左卡尼汀口服液临床主要用于防治左卡尼汀缺乏;改善心肌缺血、抗心绞痛等。不良反应偶有口干、胃肠道轻度不适。此口服液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切勿盲目乱用药物。
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是什么
心血管疾病有着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其主要发病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严重地威胁人类的健康。因此,对于心血管疾病,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做好预防,做到戒烟戒酒。低危饮食,减少心梗发生。也应该降低空气污染,从而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
倍他乐克的副作用有哪些
倍他乐克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常用药,但是如果长期用药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比如导致心动过缓,支气管哮喘,中枢神经异常,肠胃不适,低血压等,在用药期间出现身体不适时,应该及时找医生调整药量或者停止服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心血管病防治不要暴饮暴食,避免热量过高、高胆固醇饮食。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心率衰竭、冠心病、瓣膜病等。很多情况无法预防,例如说如果家族里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史,则要每年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危险因素,及早进行药物干预;第二能够预防控制的措施是改良生活习惯,例如保持生活规律,要多运动、多锻炼、节制饮食、保持标准体重、不吸烟、不饮酒等。至于遗传基因的表现,大概50%早晚都要出现,要认识到遗传因素的重要性,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危险因素,而进行早期的药物干预,避免出现心源性事件,如脑出血、心梗。
语音时长 02:04

2018-09-29

61810次收听

巧克力可降低心血管疾病
巧克力是最常见的一种食品,欧美许多国家有使用巧克力的习俗,巧克力的有效成分是可可,荷兰科学家进行了食用巧克力的对比实验,得出食用巧克力对预防某些疾病具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