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是什么原因引起胆囊结石

发布时间:2020-12-23106516次收听

语音内容:

胆囊结石发病原因复杂,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胆汁淤积,从而形成胆囊结石。主要病因有脂质代谢异常、胆囊功能异常,多见于日常作息、饮食不规律,体型肥胖、超重的群体,喜欢吃一些高脂油腻食物,例如红烧肉,肥肠及鱿鱼等,喜欢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的群体。
另外,如果患者存在糖尿病高脂血症、肝硬化等病变,或者进行过胃肠道手术,胆囊结石病变发病率就会很高。由于这些群体容易出现胆汁淤积胆囊内的情况,胆汁通过浓缩可以形成胆固醇结晶,随后演变为胆囊结石,由于结石反复的刺激,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慢性胆囊炎,从而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及饮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05
做完胆囊切除术后还疼是怎么回事
胆囊切除手术以后仍然疼痛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首先需要分析疼痛的性质以及发作的诱因,有些可能是因为消化道的疾病所导致的。而还有少数胆囊切除手术以后,因为结石存在于胆管内,胆道的结石阻塞胆管引起胆管炎,同样也可以引起疼痛。其次,手术后在手术区域可能会产生粘连,这些粘连在改变体位,剧烈运动的时候,也有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另外,非常少数的患者,在胆囊切除以后存在一种叫胆道括约肌功能紊乱的情况,这种时候在进食以后,患者会出现类似于胆绞痛的情况。
胆囊结石与胃炎的区别
胆囊结石和胃炎的区别在于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案不同。胆囊结石的发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胆汁瘀滞在胆囊内,出现结石病变。患者主要表现为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症状,出现右侧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胀,发热等临床症状。在患者进食后,特别是吃高脂油腻食物,例如红烧肉,肥肠及鱿鱼等,就容易诱发腹部疼痛症状。治疗方案主要以消炎利胆药物为主,对于出现炎症的患者,需要使用抗生素药物来进行治疗。而胃炎患者的发病是胃粘膜保护屏障功能减退,患者腹部疼痛,在进食后会有所缓解,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容易导致腹部疼痛情况发生。治疗方案以胃粘膜保护剂、质子泵抑制剂、抑酸药等为主。
语音时长 01:18

2020-12-23

81584次收听

胆囊结石常见的类型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胆囊结石,但是对于此病的一些具体知识并不是很清楚,因为此病常常会发生在我们的周围,所以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一下胆囊结石常见的类型,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
胆囊结石能治好吗
胆囊结石这种疾病在病发之后,一定要接受专业的治疗,因为它不仅不会自愈,还有可能会导致胆囊癌的出现,那么到底胆囊结石能治好吗?这是患者都比较在意的一个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具体的看看文章的介绍吧。
怎样快速有效的治愈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这种疾病一旦出现,我们就要尽早的进行治疗,不过一般来说药物控制都不是特别的有效,那么怎样快速有效的治愈胆囊结石呢?针对这一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具体的看看文章的介绍吧。
胆囊结石临床上有什么表现
胆囊结石会出现胆绞痛,另外上腹部也会有明显的疼痛现象,除了这些之外也会有恶心呕吐或者是食欲不振,需要尽快接受治疗。
胆囊结石吃哪种药有效
胆囊结石吃消炎利胆、消除胆汁淤积的药物有效。胆囊结石早期,有泥沙样的一些胆固醇结晶,可以通过规律的锻炼,饮食结构的调整,辅助常见的熊去氧胆酸,达到消除胆结石的目的。大部分的胆囊结石,比如说超过一公分,超过两公分的大结石,很难再通过吃药来进行恢复。要对结石的病人,进行严密的随访,复查,而不是靠吃药。胆结石可能有诱发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胰腺炎,甚至继发了胆囊的癌变风险。密切随访结石在胆囊里面的变化的趋势,以及有没有合并的症状,来决定是否需要外科干预,而不是用药物来进行缓解和处理。大部分的胆结石病人,不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治疗,只是需要定期的随访复查,观察结石大小变化。
语音时长 01:52

2020-03-18

57946次收听

胆疼要怎么快速止疼
胆囊位于我们的右上腹,而胆囊的疼痛主要是指胆绞痛,而胆绞痛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胆囊内结石引起胆囊管堵塞,胆汁无法正常排入到胆管内而引起的阵发性右上腹疼痛。这种疼痛,除了是由于胆汁排泄障碍,还可以继发细菌感染而出现腹痛症状加重,同时合并有寒战,发热,我们称之为急性胆囊炎。如果胆囊结石经由胆囊管掉入到胆总管,会引起胆道堵塞,除了疼痛之外,还可以出现黄疸,出现更严重的体温升高。所以对于胆疼,或者是右上腹的疼痛,我们绝对不是简单地使用止痛药物,而是要通过辅助检查,包括抽血,影像学检查来判断,导致疼痛的具体原因。单纯性的胆绞痛没有合并细菌感染,可以使用对症的解痉止痛药物。而如果合并了有急性胆囊炎,除了使用止痛药物之外,还需要使用抗生素,输液,同时严格地控制饮食。如果说合并了胆管结石,出现了胆道梗阻,这种情况就要尽快的通过外科手术,或者是内镜介入的方法将结石取出。
语音时长 02:52

2020-02-21

64186次收听

02:59
胆囊结石需要做哪些检查
胆囊结石的检查首先选择的是肝胆系统的腹部B超,多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普通腹部B超,相比在图像质量和回波质量上有明显提高。腹部B超有结果准确、低廉方便的特点,只要患者是在空腹禁食禁水状态下都可以进行腹部超声的检查。但是腹部超声的检查跟B超医生的经验是密切相关的,这也是B超检查的一个劣势。如果想保留腹部的影像学资料,需要做腹部的CT或者是核磁检查,这二者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胆囊病变和临近器官的病变,因为有些上腹部不适的症状的原因有可能是胆囊炎也有可能是临近器官的问题,这些检查是对对B超检查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结石性胆囊炎如何治疗
此病症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需根据病人多实际情况来下结论。所以无论是否轻重都需要大家加以重视。此病早期症状一般主要为腹痛。一般轻者症状仅限于腹部疼痛,重者可遍布全身,甚至70%的患者在刚开始患病时没有症状。若患者为急性胆囊炎,可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疼痛病症。如中成药金丹片。此药成分以中药为主,副作用相对较小,服用后可减缓炎症,促进胆囊的恢复。但具体服用和吃法还需再医生指导下完成。在吃药的同时,患者还需注意日常的饮食。患者平常需吃清淡多、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切忌不能吃生冷油腻的食物,更不能吃乳制品避免刺激胆囊收缩。饮食需遵从少吃多餐式。若想快点解决该病,手术治疗是比较好的方法。手术治疗一般需要医生根据检查结果来决定目前患者是否适合做手术。手术治疗具体指把丧失功能的胆囊切除。
语音时长 01:25

2019-12-27

57000次收听

02:29
如何预防胆囊结石
可通过按时早饭,不吃过量的甜品、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积极治疗慢性的代谢性疾病,补充维生素等来预防囊结石。胆囊结石是比较常见疾病,很多饮食习惯行为和内外因素都可以引起胆囊结石。比如经常不吃早饭,空腹时间较长,胆汁长期储存在胆囊内形成淤积,胆汁过度浓缩,使胆汁当中的胆固醇沉积并形成结石。饮食结构中过量的甜品、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高胆固醇,不仅可以引起发胖,同样也会增加胆汁中的胆固醇比例,引起胆固醇的代谢异常,容易形成结石。而慢性的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肝病、脂肪肝、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同样胆结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甲状腺功能异常,过度节食减肥而导致营养不良,也是胆结石的高发人群。胆结石的预防一定要采取综合的措施。
03:15
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有什么关系
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同时发生,会互相影响,互相加重对胆囊的影响,胆囊结石会反复的刺激胆囊息肉,导致其不断长大。胆固醇结晶引起的胆囊息肉,胆固醇结晶发展严重以后,就会变成胆囊结石,因此这类胆固醇息肉和胆囊结石是密切相关的。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的患者手术指征会更宽,因为这两个因素会互相叠加,加重胆囊慢性炎症的进程,有可能会发生胆囊癌。所以,既有胆囊结石又有胆囊息肉的病人,手术更要积极。
03:04
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症状
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如果炎症重的时候,常常有畏寒、发热、黄胆、绞痛等等三联征甚至四联征的表现,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处理,轻的病人可能通过消炎、对症、解痉处理,得到一定的缓解。胆囊结石和肝外胆管结石,都属于胆道系统的结石,单纯的胆囊结石常以右上腹疼痛为主,伴有右肩、后背的放射;炎症重的时候还会伴有发热,畏寒,白细胞也会明显升高,肝外胆管结石会引起肝外胆管的梗阻。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很难通过保守治疗得到彻底的好转,往往需要通过手术来彻底解决。胆囊结石可以做胆囊切除术,肝外胆管结石可以胆道探查、胆管取石、气管外引流。
胆囊切除对饮食的影响有多大
大量的临床病例表明,术后三个月后,绝大多数患者的饮食状况都可以恢复到术后的正常状态,当然只有极个别的患者,切除胆囊后胃肠道功能有一定程度的紊乱,对消化功能的影响较大,且持续时间长达数周甚至数月。
胆结石的原因
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受饮食的习惯和饮食结构的影响。生活节奏比较快,压力也比较大,饮食不能保证按时按量按顿吃饭,不规律饮食的人群,很大概率出现胆囊结石。另外,偏高脂饮食、低纤维化的饮食,对胆囊结石的形成也有不太好的影响。
语音时长 00:57

2018-09-07

53914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