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垂体增大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1-05-2076139次收听

语音内容:

垂体是位于人体脑部的一个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垂体增大就是指垂体的体积大于正常范围。引起垂体增大的原因比较多,常见的有垂体微腺瘤,这是一种良性肿瘤,会引起内分泌紊乱,女性闭经泌乳、不孕不育等等。其次,垂体增大还见于垂体良性增生,这种情况可以见于女性妊娠期间,多数属于生理现象。
另外垂体增大还有可能是其他部位的转移瘤,比如肝脏、肺脏等部位的原发肿瘤转移导致。还有一种疾病称之为淋巴细胞性垂体炎,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引起椎体增大,女性较多,会引起垂体功能减退、内分泌失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垂体瘤如何确诊
垂体瘤我们可能不大了解,现在的疾病有太多种了,但是往往人们听说瘤就会觉得非常的害怕,总是担心会因为这个瘤失去性命,所以就要尽早的检查,那么,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垂体瘤如何确诊呢。
应该怎么预防老年人垂体瘤
可以通过多锻炼、健康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心态、规律生活这些方式预防老年人垂体瘤。
垂体瘤病人能做的运动有哪些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追求运动的生活,可是患上垂体瘤运动就会受到限制,垂体瘤患者很是困恼,顿时觉得生活没有什么意思,很多人咨询垂体瘤病人能做的运动有哪些,小编搜集了资料,现在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垂体瘤病人能做的运动有哪些吧
02:17
颅咽管瘤和垂体瘤的区别有哪些
颅咽管瘤和垂体瘤都是长在鞍区的肿瘤,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人群、成因及治愈程度。1、垂体腺瘤是一种后天性肿瘤,继发于垂体前叶细胞。颅咽管瘤是先天性肿瘤,在胚胎孕育过程中,起源于Rathke囊袋。2、垂体腺瘤如果得到治愈能够完全康复。而颅咽管瘤治疗起来相对棘手一些,不仅容易复发,而且对身体以及激素代谢都有影响。3、儿童鞍区肿瘤的首发肿瘤是颅咽管瘤,而成人是垂体腺瘤。
垂体瘤有什么征兆
垂体瘤的征兆由两部分组成,第一个是肿瘤的占位性征兆,第二个是垂体瘤内分泌功能引起的一些征兆。垂体肿瘤占位性的征兆是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因为垂体瘤的生长部位比较特殊,在称为鞍区的地方生长。这个地方有视神经、视交叉,肿瘤生长可以压迫视神经、视交叉,引起患者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其次,垂体瘤非常特殊。本身有内分泌的功能,可以分泌身体当中的激素,使激素水平异常增多。比如泌乳素腺瘤,如果女性患有泌乳素腺瘤后,造成月经失调,甚至停经、泌乳,造成不孕不育;男性如果患有泌乳素腺瘤,造成性功能障碍。生长激素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可以造成患者容貌的改变、顽固性高血压、高血糖。当患者出现顽固性的高血压、高血糖,用常规的降糖、降压治疗没有效果的情况下,高度怀疑是否有垂体腺瘤的存在。
语音时长 01:32

2020-07-22

57485次收听

02:26
垂体瘤有哪些征兆
垂体瘤的征兆有肿瘤占位性征兆,垂体瘤内分泌功能引起的征兆。垂体肿瘤占位性征兆是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因生长部位特殊,肿瘤可压迫视神经、视交叉,引起视力下降、失明。垂体瘤因有内分泌功能,可分泌激素,使激素水平异常增多,如泌乳素腺瘤。还有生长激素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可造成容貌改变,还会造成顽固性高血压、高血糖。若出现顽固性高血压、高血糖,降糖、降压治疗没有效果,要高度怀疑是否有垂体瘤。
垂体瘤手术有哪些风险
垂体瘤的手术风险,主要来自于其周围结构。第一,垂体瘤两侧颈内动脉,大脑前2/3是由颈内动脉血液供应,这个区域可能出现大出血,甚至引起致命性出血。第二,垂体瘤向上联通大脑,术后可能会出现视物不清或失明,甚至脑脊液漏,脑脊液对脑组织起到润滑营养和保护的作用,脑脊液外漏,有可能出现感染,感染严重有可能危及生命,如果术后出血渗入大脑也会有生命危险,所以这个垂体瘤非常危险。
语音时长 01:36

2020-06-03

59273次收听

02:10
垂体瘤和垂体脓肿一样吗
垂体瘤和垂体脓肿是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疾病。垂体瘤是垂体细胞无限制增长形成的肿瘤性疾病。垂体脓肿是一种感染性的疾病,是由细菌感染或者是脓腔,往往表现发热,甚至引起垂体功能低下。垂体瘤主要通过手术治疗,垂体脓肿主要是通过抗感染,切开引流治疗。
脑垂体瘤的症状
脑垂体瘤初期无症状,长大后会头痛、头晕、心慌无力、心烦、发燥、虚汗、性功能的改变,以及血压的变化、心率的变化等。脑垂体瘤往往是良性瘤,99%以上都是良性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进行性的过程,初期表现临床上可以没有什么症状,逐渐的长大以后,影响了垂体的功能,就会出现临床症状。除有头疼、头晕这些症状以外,还可以影响脑垂体激素的分泌,尤其是垂体前叶激素的分泌,直接影响了肾上腺、甲状腺、性功能等这方面的症状。这些腺体的功能的改变,在临床上往往是非常明显。反过来这些临床症状的改变,在追查原因时就要找到腺体的变化,腺体的功能的变化,就要追查到脑垂体,尤其是垂体前叶的激素的分泌等。这些临床的表现,就提示了诊断的依据。经过影像学、实验室的检查以后,脑垂体瘤的诊断应该是不成问题,现在医学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对于垂体的关注和研究已经相当不错了。所以对于脑垂体瘤的症状的观察以及垂体瘤的诊断,应该是不成问题,但是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才做到准确无误。
语音时长 01:52

2019-12-20

51649次收听

手术适用于哪种垂体瘤
垂体瘤手术的适应症:主要是各种类型的垂体的微腺瘤。但是着重强调一点就是泌乳素型。首先药物治疗,如果患者主观不愿意吃药或者是客观情况影响到吃药。比如胃肠道不好,或者肝功不好,可以通过手术进行腺瘤切除。第二种情况就是各种类型大腺瘤,也就是1到3公分。第三种情况是巨大的腺瘤三公分以上,包括无功能型,都可以进行手术切除。第四种情况,对于巨大肿瘤侵及到海绵窦视交叉,甚至严重的到中颅窝底,都可以通过手术进行干预。第五种情况是视交叉前置型,可以通过内镜手术,把肿瘤完全切除。第六种情况是对肿瘤广泛生长,侵及到鞍背斜坡,海绵窦以及脑脊液鼻漏的情况,也可以通过手术进行切除。这是垂体瘤的整个手术适应症。
语音时长 01:24

2018-10-26

61398次收听

垂体瘤的临床表现
垂体瘤是颅内的一种肿瘤,垂体瘤表现为头痛,还有激素分泌过多、肢端肥大、性欲的下降等。一、头痛:颅内肿瘤的常规的表现为头痛,垂体瘤自身也毫无例外。二、垂体细胞异常增生导致的激素分泌过多。例如,生长激素型的垂体瘤,它的临床表现是肢端肥大。三、垂体肿瘤压迫垂体正常组织,导致的垂体低功能的表现。可出现性欲的下降,有些女性的不孕。四、肿瘤逐渐增大之后,压迫周围的组织。压到视神经视交叉导致视力视野的缺损,甚至往两侧浸及到海绵窦会影响视神经,就是视力视野的进一步改变。
语音时长 01:13

2018-10-26

61086次收听

01:51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垂体瘤
目前垂体瘤好发于女性、青壮年,与精神的压力有关。还有与自身的激素分泌有关。有很多人可能因为一辈子不去医院检查也没发现垂体瘤。有些人因为身体的不适去做体检就发现垂体瘤。精神压力大、浑身乏力、月经不调、生活压力大、脾气暴躁或者不愿与人交流的人群,也需要警惕垂体瘤的发生。还有一部分病人,本身就有肿瘤的家族史,这种情况也需注意。垂体瘤是颅内的一种常见肿瘤,良性居多,现在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脑膜瘤,大约有20%的发病率。
02:23
脑垂体瘤手术后如何护理
一,出血护理。患者需要注意有无出血,通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变化。如果一旦出现意识加深,视力视野的问题加重,需尽快做ct进行排查,以排除颅内出血。二,脑脊液鼻漏护理。注意有无脑脊液漏,如做完垂体瘤的病人,有些患者会出现鼻腔里流清水。情况比较轻的患者,需要抬高床头,避免做用力大便或者剧烈咳嗽等增加腹压的动作。若出现了脑脊液漏,情况特别严重,可以尽早的手术干预。三,需注意尿崩症。有的患者术后会出现多饮多尿,每小时的尿量超过200到300毫升,连续2到3个小时,出入量也不平衡,若出现问题患者可通过口服药物以及自身进行调解。四,出现垂体功能低下的表现,有的患者术后出现全身疲软乏力,低钠低钾等,这种情况则需口服适量激素确保整体激素的水平。
垂体瘤开颅切除手术
垂体瘤良性,女性多见,成年多见,青少年发病率较低。垂体瘤生长缓慢,一公分以下者称垂体微小腺瘤,以泌乳素腺瘤多见,在女性可致泌乳和闭经;青少年垂体皮质激素腺瘤,可致肥胖症,俗称“满月娃娃脸”;生长激素腺瘤在青少年发病,可引起巨人症,个头硕大,而在青春期后发病,可导致肢端肥大症,手指和脚趾粗大,下颌宽大,声音变粗。
影响视力的元凶,垂体瘤的手术切除
垂体瘤是颅内良性肿瘤,成年人多见,,儿童相对少见。根据瘤体细胞类型,可分为泌乳素细胞性、生长激素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性、促甲状腺素细胞性、促性腺激素性等,以前三者多见,常造成内分泌紊乱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