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旁边长了个肉疙瘩可能是肛周脓肿、外痔、皮脂腺囊肿等常见问题,也可能是肛瘘等较为严重的疾病,应根据具体症状及原因进行正确判断并及时处理,包括药物治疗、局部护理或必要时的手术。
1、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是指肛门附近的腺体感染后产生的局部化脓性疾病,表现为皮肤红、肿、热、痛,还可能伴随发热。这个脓肿摸起来可能会像一个“疙瘩”。如果不及时处理,脓液可能侵蚀周边组织,甚至形成肛瘘。对于肛周脓肿,可通过局部热敷缓解,但根本解决需要在医院通过切开引流术排出脓液。
2、外痔
外痔是痔疮的一种类型,通常表现为肛门周围的软性或硬性肉疙瘩,颜色可能偏暗紫或红色。因为血液滞留或黏膜下静脉瘤引起会导致不适感,尤其在排便时加重。针对早期外痔,可以使用药物如痔疮膏、温水坐浴等缓解症状;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微创手术如痔切除术治疗。
3、皮脂腺囊肿或毛囊炎
肛周皮脂腺堵塞或毛囊感染也可能引起肉疙瘩。这通常无明显疼痛,触感较软,也可能伴随局部瘙痒。建议保持肛周清洁,减少久坐,通过外涂消炎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或者口服抗生素帮助痊愈。如果疙瘩增大或反复发作,需要手术切除囊肿。
4、肛瘘
肛瘘是肛周脓肿未彻底治疗后的一种严重后果,表现为反复破溃和流脓,留下一个难以愈合的通道,周围会出现许多肉疙瘩或小包块。肛瘘只能通过手术治疗,如瘘管切开术或挂线疗法,才能根治。
5、其他原因
疙瘩还可能由肛门疣或肿瘤导致,肛门疣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菜花样的肉疙瘩,需及时取皮组织化验,排除恶性病变,治疗以激光烧灼或冷冻疗法为主。
肛周疙瘩的形成原因多样,务必结合其他症状判断,并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果疙瘩持续增长、疼痛明显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尽快就医完善查体,以明确诊断和治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