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预防针要长期打吗
发布时间:2021-06-25104524次收听
语音内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入职体检有没有乙肝五项
02:23
为什么打了乙肝疫苗没有抗体
打了乙肝疫苗没有产生抗体的原因如下:1.剂量的原因。如果是剂量不够,也有可能产生不了相应的抗体。2.疫苗的质量。如果不是去正规单位接种的,疫苗保存的不好,也可能产生不了抗体。3.机体自身有免疫性疾病。如果机体有一些影响免疫功能的疾病,比如说艾滋病啊等等,这类人不容易产生抗体。4.遗传因素。有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生的宝宝产生的抗体往往比较低,或者不产生抗体。5.隐形的乙肝病毒感染。如果病人有隐形的乙肝病毒感染,这也是不产生抗体的一个原因。
01:49
感染乙肝病毒后能自己好吗
感染乙肝病毒以后,表现为肝功转氨酶的升高,甚至出现黄疸,但是经过治疗,病毒能够彻底清除。病人感染以后呈现慢性的病情经过,表现为乙肝病毒携带状态,携带者往往病毒不能够彻底清除,也就是说不能够自愈。但是在成年人,免疫功能比较健全的情况下,有些人感染了乙肝病毒,自发的通过自身的免疫功能,免疫防御功能就把病毒彻底清除了,并且产生了表面抗体。这种现象在临床上也是比较多见的,有的时候检测两对半,发现病人表面抗体阳性、e抗体阳性、核心抗体阳性,这就是感染过乙肝病毒,自己又把病毒清除了。
01:52
打完乙肝疫苗能吃消炎药吗
接种乙肝疫苗以后,如果有其他感染的情况,是可以吃消炎药的。如果在接种乙肝疫苗的同时,发现机体某些部位有感染的倾向,最好推迟一下接种乙肝疫苗的时间。因为接种乙肝疫苗后,有少数的病人会有一些不良反应,比方发热、低热、周身不适等症状。如果这个时候机体有某些部位感染严重,可能会加重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或症状。所以接种乙肝疫苗,一定要选择好接种的时机。如果接种以后出现了感染的症状,需要吃消炎药,没有什么禁忌症。
01:48
消毒柜能杀灭乙肝病毒吗
消毒柜能够杀灭乙肝病毒。消毒柜的消毒原理,一个作用机制是通过高温,还有一个作用机制是通过紫外线。还有的消毒柜,有臭氧的这种消毒功能。我们知道乙肝病毒对高温是缺乏抵抗力的,如果在100℃10分钟以上,乙肝病毒就会失去活性,一般的消毒柜,能够达到100℃高温,如果持续10分钟,就能够把餐具上面的万一有携带病毒的这种可能,通过高温的原理,使乙肝病毒灭活。现在从饮食上都很注意卫生,餐具的消毒也不容忽视,所以消毒柜有高温消毒的功能,可以杀灭乙肝病毒。
乙肝两对半如何检查
乙肝是一种严重危害公众身心健康的疾病,它的传染性很强,而且其传播的途径也有很多,所以说人们的防范意识也有所增强,乙肝两对半检查是确认是否感染乙肝的一种很常用的方法,但是很多人都不了解此项检查,那么乙肝两对半如何检查?
得了乙肝怀孕可以吗
权威肝病专家指出,乙肝生育问题,这是很多患者,所经常咨询到的一个问题,总是认为乙肝具有传染性,并且主要通过乙肝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医源性传播及其他传播的,为此针对得了乙肝怀孕可以吗这个问题,我们来探讨一下。
乙肝的症状有哪些呢
乙肝也就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它是全世界的一大难题,而且主要侵犯儿童和一些青壮年,它的出现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所以说在生活中做好乙肝的预防很重要,这样可以大大的降低乙肝的发病率,专家提出,了解乙肝的症状,才可以早发现早治疗,那么乙肝的症状有哪些呢?
乙肝遗传怎么办呢
所谓遗传性乙肝并非是说乙肝会遗传,很多小孩从从出生就带有乙型肝炎病毒,就被认为是遗传性乙肝,但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并非如此,母婴传播是乙肝的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有很多的乙肝患者没有做好阻断母婴传播的措施,就导致孩子生下来就感染了乙肝病毒,所以大家就称之为遗传性乙肝,那么乙肝遗传怎么办。
02:56
乙肝的并发症有哪些
乙肝肝炎阶段,并发症并不是特别多见。对于肝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其他系统的损害,比如肾功能的异常,叫乙肝相关性肾病,可以导致肾脏滤过功能改变,出现蛋白尿等肾功能不全,甚至晚期出现肾功能衰竭。此外,还会出现关节的改变。如果乙肝发展到肝硬化阶段时,可以导致腹水,出现食道、胃底的静脉曲张,导致相关的出血。另外就是出现肝性脑病,神志障碍,腹腔积液,腹腔感染。到了中末期以后,患者会出现多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都是跟乙肝病毒感染直接相关的,如脾功能亢进,白细胞血小板数目的减少等。
注射乙肝疫苗前注意什么
很多人都曾经注射过乙肝疫苗,事实上,在注射乙肝疫苗之前其实是有很多注意事项的,比如注射的时间一定要早,不能耽搁,另外就是不能和麻疹疫苗一起注射,此外,打完疫苗也一定要注意卫生,避免出现感染的情况。
乙肝小三阳患者能献血吗
乙肝小三阳患者不能献血。乙型病毒性肝炎是血液传播的疾病,在无偿献血制度实施前,乙肝重要传播途径是输血传播。逐步认识病毒性肝炎分为消化道及血液传播,其中乙肝、丁肝、丙肝为血液传播。实施完善消毒技术,一次性注射器及输液器,无偿献血等措施后,乙肝等血液传播病毒性肝炎及其他血液传播传染病大幅减少。乙肝小三阳仍有部分病人有病毒复制,有传染性。乙肝不管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均不能献血。乙肝小三阳患者想献血必须待转阴后方可,乙肝小三阳的患者平时在治疗上要做到以下几点。1、对于没有产生乙肝表面抗体人群,应尽快注射乙肝疫苗,一般来讲按0、1、6方案注射乙肝疫苗,大多数人群均产生保护性抗体,可以预防乙肝发生。2、对餐具进行消毒是切断乙肝传播重要措施。公用餐具消毒方法很简单:将餐具加盖煮沸,乙肝病毒在100摄氏度环境中1分钟即可失去传染性,煮沸15~20分钟可杀灭乙肝病毒。3、对不小心被乙肝病毒污染针或其它锐器刺破皮肤人群,应尽快科学处理伤口,并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ug。
慢性乙肝是怎么回事
慢性乙肝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超过6个月。HBV属嗜肝DNA病毒科,是有包膜的DNA病毒,HBV通过肝细胞膜上的受体进入肝细胞。侵入肝细胞后,在肝细胞核内HBV-DNA进行复转,在细胞质内进行转录翻译各种蛋白,组装成新的HBV颗粒感染其他肝细胞。HBV感染的自然史主要取决于病毒和宿主相互作用,其中HBV感染时的年龄是影响慢性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HBV感染者多为围生期或婴幼儿时期感染,新生儿及1岁以下婴幼儿的HBV感染慢性化风险为90%。慢性HBV感染的自然史根据自然病程一般可划分为4个期,即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免疫控制期和再活动期。慢性HBV感染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HBV不直接杀伤肝细胞,病毒引起的免疫应答是导致肝细胞损伤及炎症坏死的主要机制,而炎症坏死持续存在或反复出现是慢性HBV感染者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重要因素。
乙肝的传染途径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据统计,目前我国一般人群HBsAg流行率为5%~6%,慢性HBV感染者约7000万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约2000万~3000万例。HBV在我国主要经过母婴、血液(包括皮肤和黏膜微小创伤)和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途径是慢性HBV感染母亲在怀孕及分娩期间通过体液将HBV传染给新生儿。成人主要经血液和性接触传播。目前由于对献血员实施严格的HBsAg和HBV-DNA筛查,采取安全注射措施,经血液传播已较少发生。HBV也可经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传播,如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性传播途径是指与HBV感染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可能会传播HBV。HBV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
急性乙肝怎么办
为你推荐
语音答疑
短视频
语音答疑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乙肝25阳性是乙肝吗
- 2 乙肝是怎么产生的
- 3 乙肝怎么来的
- 4 乙肝怎么产生
- 5 大家是怎么得乙肝的
- 6 乙肝是怎么得的
- 7 什么是乙肝
- 8 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