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脚后跟痛可能警惕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或跟腱炎三种常见疾病,这三种情况可能由运动过度、不良姿势或慢性损伤导致。针对不同原因,可以通过休息、理疗或药物缓解症状,严重者需就医明确诊断并采取治疗措施。
1、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双脚后跟痛的常见原因,通常由于长期站立、跑步过多或穿着不适合的鞋子引起。足底筋膜反复受压导致其炎症是主要病因。患者晨起下地时常感后跟刺痛,但走动后症状会有所缓解。解决方法包括减少过度使用足部、选择有足弓支撑的鞋子或使用足底垫。药物方面可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如布洛芬。严重者可尝试冲击波疗法或局部注射激素控制炎症。
2、跟骨骨刺
跟骨骨刺是因跟腱长期受力产生骨质增生,导致后跟部位局部疼痛。它常伴随足底筋膜炎出现,但不一定是所有后跟痛患者都会有骨刺。久站或运动后症状加剧,尤其是穿硬底鞋时。缓解方式包括选择软底鞋、避免高冲击运动和使用硅胶鞋垫。如疼痛剧烈,可考虑局部注射皮质激素缓解症状,或通过微创手术移除骨刺缓解疼痛。
3、跟腱炎
跟腱炎多因过度运动或不正确的身体姿势造成。疼痛通常位于跟腱附近,并伴有脚后跟皮肤红肿或按压敏感。初期患者需要减少活动并多休息,用冰敷降低局部炎症。物理治疗如按摩、拉伸肌腱可以帮助康复,而严重者需使用支具固定或考虑手术修复。
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和跟腱炎是脚后跟痛的三大警示信号,具体病因需根据个人情况由医生诊断并对症处理。日常尽量减少剧烈运动、选择舒适的鞋子并注意作息规律,有助于预防脚后跟疼痛。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务必尽快就医详细检查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