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 > 疾病科普 > 外科 > 心胸外科

肺结核的主要传染源是患有肺结核的活动性患者,他们通过咳嗽、打喷嚏或说话将带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传播给他人。预防感染的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和管理传染源,同时采取隔离、规范治疗及个人防护措施。

1、肺结核如何传播?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在咳嗽、打喷嚏、说话时会将含有细菌的飞沫粒子释放到空气中,被他人吸入后可能引发感染。特别是久处密闭空间、患者未接受有效治疗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感染风险显著增加。但皮肤接触、共用餐具等一般不会传播结核。

2、如何有效控制传染源?

早期诊断与治疗:感染者应及时就医,以确诊并接受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规范治疗6-9个月,患者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通常可被彻底清除。

隔离措施:未接受治疗的患者需要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特别要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医院可采取负压隔离等专业措施。

健康管理:家人和密切接触者应接受结核筛查,比如胸片检查或结核菌素皮试。如果存在潜伏感染风险,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预防性用药。

3、个人如何防护?

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患者需佩戴医用级口罩来减少病菌传播。

增强免疫力:规律作息、均衡饮食以及适量运动可提升身体免疫抵抗力。

疫苗接种:卡介苗BCG对儿童具有一定保护作用,能有效预防结核的重症,例如结核性脑膜炎。

肺结核虽有传染性,但通过早期发现、合理治疗和有效隔离,传染风险可以显著降低。定期体检和注意健康防护,既是对自身的保护,也能有效减少疾病传播。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